本帖最后由 岁燃 于 2024-5-11 17:40 编辑
01、写在人生边上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一本散文集,1941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时隔五年后又再版。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最早的版本,应是2000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和辽海出版社联合,而最新的版本则是由三联书店在2021年出版的另一个版本,名字是《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
我曾经读到的版本是早期版本。此书收录的是钱先生于1939年以前所写的几篇散文。说是散文,其实用钱先生自己的话解释,应是“如同中国旧书上的眉批”,此所谓填补“人生这部大书的空白”。
昨日重新读了此书的第一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这才有了顶着钱先生皮囊的我所写下的第一篇开馆序言,即自我介绍式的内容。在这一篇文章中,钱先生与夜访的“魔鬼”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双方都旁征博引,借着大量书籍的原话或思想,谈关于引诱、出名,甚至灵魂等话题。
这是一篇写得极精彩的文章,单看内里所引出的书籍,就足以证明钱先生涉猎之广。我更愿意称这是一部灵魂的自我对话,钱先生借“魔鬼”之口,看似写的是虚幻中的一场电影般的邂逅,实则是在描摹并讽刺现实。
※写在人生边上
我曾受到魔鬼的引诱和试探
它坐在火盆边上,和我讲《失乐园》、《地狱篇》
还有《浮士德》与《末日审判》
我惊异于它严肃的语气
试图打断,却反被它控制
时而怜悯,时而又高高在上
在我质询前,它向我道声“晚安”
随即融入无边的夜色
肉眼不可见
仿佛从没来过
仿佛我只是与我自己
来了一场灵魂的左右互搏
◇◆◇◆◇◆◇◆◇◆◇◆◇◆◇◆◇◆◇◆
02、围城
1947年,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初版了钱钟书的《围城》,这部长篇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它披着爱情小说的外衣,实际是一部钱式风格的讽刺小说。
199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等四家联合拍摄了电视剧《围城》,陈道明饰演男主方鸿渐。陈道明曾在拍摄时,前去钱先生家中拜访。他说一进去,只看到堆满的书籍,家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收音机,只有煎药的锅能发出声音。
那次的拜访给陈道明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说:“那时候突然感觉到,在文化人面前,在学问面前,自己狗屁不是。”电视播出后,钱先生给他写信:“你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的方鸿渐。”
※围城
一个囚徒,自困于旧城
城外人声鼎沸
渴求如枕边玫瑰的刺
有人垂涎着自由
有人觊觎着香气
魔鬼不请自来
它的低语,震耳欲聋
接受蛊惑吧,人类
只需一步,就能如水
归于海
在镜片后焦灼
戴着假面游走于人间
筑城的每一块砖都经过我手
束缚灵魂的锁链上,刻着难念的咒语
除我之外,无人能解
◇◆◇◆◇◆◇◆◇◆◇◆◇◆◇◆◇◆◇◆
03、魔鬼夜访,来解一句
束缚灵魂的锁链上,刻着难念的咒语
※束缚
一张纸,证明
接受魔鬼的引诱
开城门,正衣冠,弃自由
纵然有毒,甘之如醴
热烈退潮
柴米油盐,替代花前月下
多的是鸡飞狗跳
不甘
不敢
自兹,偷窥城外
※灵魂的锁链
自枷,是一种姿态
让他人知晓,与胁迫无关
不闻窗外事,不嫉城外林
既有誓言,困与不困都不过是
其表。虚有,不足为外人道
前一刻在思考,后一刻又返回原点
钥匙精美,开得了、也开不了这把大锁
春风不度。繁花三千里
灼烧门后张望的双眼
※难念的咒语
以文字覆盖文字
恰如莎翁所言
只是不至于生存还是死亡
每日的博弈,如火如荼
左右拉锯,黑与白互相入侵
不相融
可以毁约,可以砸墙
愚公能移山,我搬不动一块砖
魔鬼的低语
如惊雷,震不醒还在装睡的人
◇◆◇◆◇◆◇◆◇◆◇◆◇◆◇◆◇◆◇◆
04、【魔鬼来访】入戏
以人度己
行如他,言如他
慕之,念之
自苦,自欢
已知的开始,已知的结局
入骨,不挣
如大梦一场
黄粱枕上
或有雨淋过
或有风吹过
醒与不醒,又有何干
你让我见到一个真实的诗人
与名字无关
◇◆◇◆◇◆◇◆◇◆◇◆◇◆◇◆◇◆◇◆
05、旧物件
被岁月不断摩挲
添痕、泛黄
得时小心谨慎
如珍如宝
时间的潮水反复洗涤
人生的列车或慢或快
抵不过一句”不如新”
再见时
物非人亦非
偏要讲“想当年”
◇◆◇◆◇◆◇◆◇◆◇◆◇◆◇◆◇◆◇◆
06、灵魂的轻和重
不值一提的人生
在闪光的文字前
俯首
做一个卑微的渴求者
或许下一秒
就有了填写空白的勇气
做一个虔诚的信徒
歌颂广袤的大地、无垠的宇宙
灵魂之轻,换不到一句
只言。求索之旅遥遥,片语踽踽
灵魂之重,压出弧度
曾以为是山。却被岁月以箭,轻易射穿
◇◆◇◆◇◆◇◆◇◆◇◆◇◆◇◆◇◆◇◆
07、尘
窥见的微末
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粒
我们迟早也在其中
扎入泥土的根
来自背后
远古的声音蜿蜒至今
是不足道的部分
满满一捧,才能溅起最浅的春色
是不可缺的部分
厚重如山川,凝集如江海
以或汹涌或沉淀的姿态
望住这个世界
◇◆◇◆◇◆◇◆◇◆◇◆◇◆◇◆◇◆◇◆
08、种子
秋馈赠的一粒金黄,在泥土下蛰伏
如狩猎的猛兽,计算最佳时机
一击,就撕开猎物的咽喉
我是孤单的旅者
曾独行于昏暗的人间
在季节的交替中,寻找同一种颜色
深深地扎根,静静地守候
等春雷,劈裂桎梏
成为汪洋中的一叶扁舟
逆流。以披荆斩棘之势破土
◇◆◇◆◇◆◇◆◇◆◇◆◇◆◇◆◇◆◇◆
09、无题
我以渺小望着世界的广阔
借岁月的年轮记录脚步
匆匆。云牵着故乡,雨水顺着线
从一头流到另一头
我的梦里始终回荡着一首歌
它如自语,又如田头长长的呼唤
提起的笔迟迟,落不下
有墨滴落,洇出一双皲裂的手
它轻抚我的前半生
还有噙着泪的眼睛
眺望。我已忘记如何回首
在跳跃的文字间,徘徊
在人生的边上,种一丛萱草
她在,家就在
我就能顺着那道车辙,拥抱她
还有,我们的此后余生
◇◆◇◆◇◆◇◆◇◆◇◆◇◆◇◆◇◆◇◆
10、一团火
携一枚种子,从来处去往去处
我们是时间的守护者
撕开夜,只为让光照进这个世界
赤足在雨中跋涉
灵魂深处的火把熊熊
打乱所有的文字,烧光所有的花朵
只留一枝,欲语
却无语
让石成为山,让山成为海
让那些争先,携着雷霆万钧
劈裂每一道墙
再把人间的草木,刻在江岸
◇◆◇◆◇◆◇◆◇◆◇◆◇◆◇◆◇◆◇◆
11、闻风而起
捏一弯弦月,引弓
暗草斜斜
风吹帆动,草木摇摇
用一簇箭,证明
尚能饭。老去的年龄
与身无关,与心无关
隔岸,观火
如花洇开
旷野烧不尽
唯以刃,劈开五月的雨水
不断。在江河中颠簸
在岁月中披一蓑衣
垂钓
◇◆◇◆◇◆◇◆◇◆◇◆◇◆◇◆◇◆◇◆
12、虚幻
“红楼一梦皆虚幻”
※虚幻
我与魔鬼的交锋,被夜掩盖
幢幢。在刀锋上行走
空白的房间,挤满了受惊的影子
尖叫哽在喉头,似被掐碎
指尖溢出的雾游出窗外
巨大的白子落下
无悔
我与他彼此熟知,却以陌生相认
门还睡着,只有一本书从容地翻过
一页。朱色的批注拖得很长
如光乍醒
◇◆◇◆◇◆◇◆◇◆◇◆◇◆◇◆◇◆◇◆
13、得闲
“得闲来个垂钩趣,笑把舟头作钓台。”
得闲
锁书,开始与时间对话
谈河流里闪烁的星子
谈风和云的追逐
不休。落日灼烧不尽
与旷野的石子对弈
山枕着海,海连着帆
在一日复一日中
消磨岁月这首唱旧的歌
◇◆◇◆◇◆◇◆◇◆◇◆◇◆◇◆◇◆◇◆
14、与海子对话
其实对于海子,我与大部分人一样,都只浅浅地读过。所以,当我看见海子这个名字时,虽然恍惚了一下,可也仅仅只恍惚了一下。
在我有限的记忆中,海子还是那个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又或者,只是那个选择以一种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人。
我不曾深读过,也不曾了解过,因此不敢妄言。但当无意读到这场海子的诗时,曾经浅读时留下的印象,又悄悄复苏了。
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个人像,最基础的一点是长得像,而网络偏偏把这一点给排除了。所以当我们说像时,我们在说气质、行文、思想。
我曾经想过,需要对一个人了解到何种程度,才能在这些方面像。海子的像,像在内核。如果没有深层研究,是不可能像的。
我不愿意把海子称为一个“粉丝”。在百科词条中,粉丝是一个网络词语,是追星族,是迷恋、崇拜的代名词。
我更愿意认为,他是一个在某些方面与海子有共鸣的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有着自己的一面,只是在这一场游戏中,他选择成为海子,去想他所想,去写他所写,无限接近,但又保持距离。
冷静地交流,冷静地表达自己对海子的思考,又热烈地投入,热烈地展现海子诗歌的灵魂。
甚至,我在不知道海子皮囊下的性别时,我选择以“他”来称呼,也是因为所演绎的人是他。
照葫芦画瓢,其实也难。没有任何基础,即便照葫芦,也画不出一个好的来。而海子,他不仅照葫芦画了瓢,还画了骨。
虽然入戏是一个极好的体验方式,但太入戏也不好。所谓沉浸式演绎,带来的好处自然是融入了角色,而带来的影响也是极其明显的。
那将自己剖为两半吧,写诗时入戏,写完后看戏。跳出这个皮囊,依然是一个独立的、有着自己思维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