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二本书:等一切风平浪静时
【申诉状】
岁燃说:“可惜她(娜末)和我(岁燃)一样,过于懒惰了。”
我表示严重反对。首先岁燃并不懒惰,这次全场发了36个主题,除5个游戏之作,其余31个都是正正经经的诗文或仿古文。
而我不是因为懒惰不写,而是词穷......像岁燃、药、云期等等这样诗才滔滔的人,压根不会明白,啥叫“词穷”,哈哈。
(我来普及一下)“词穷”,就是看到啥诗题都没磕儿唠——没情绪,没话题,没主题,没内容,没字儿,称“五没”。
【正经点儿】
>>等一切风平浪静
我不是个爱参加诗词舞会的人,毕竟我跟诗词无关,没有诗心,没有诗才,甚至从大到小对诗本身不感兴趣。我对唯美的、意向的、抽象的、过度凝练的、费脑思量的,都不感兴趣,甚至我对写字本身不感兴趣。
每次参加舞会,看到日升的那一刻,好像就在等日落,在等,一切风平浪静。
但这次活动不同,从得知有《我的十二本书》开始,我就充满了期待。期待每个人的分享,期待与十二本书的偶遇,期待与十二本书背后的人的偶遇。我想听他们的分享,想听一本书能唤醒他们什么样的共鸣与回忆。我更想听自己,在听到这些分享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共鸣与回忆。
>>等一波惊涛骇浪
从报名领读人,写下《一地鸡毛》的一刻,我又找到曾经读到一本好书,迫不及待与他人分享的心情和状态。心中因一本书而激起惊涛骇浪,而倾诉与分享的欲望也特别强烈,特别想跟人聊一聊,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波涛。
但当在活动期间,我读到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时,才知道波涛影响力还小,而这次是巨浪。当巨浪来袭,语言的匮乏,让我无法表达那种震撼,很多心底曾经迷糊、纠结、不解的事情,像被一把巨剑扫开迷雾,一下澄明了。
同时,我对于这本书(《一句顶一万句》)的简短介绍(在《小王子》读后感)里,是一种语无伦次的描述,而我最应该做的是,闭嘴。这样凌乱的描述,和与【读】枫林晚错位的探讨,让我同时感受到了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些东西你懂了,但真的说不清,因为说出来,全是错。
>>等一枚沧海遗珠
必须要提【书】各自爱的分享,细节详见她分享的《各自爱》,而我淘到了宝藏作家黎戈。黎戈的《静默有时,倾诉有时》讲述了她对于文学艺术作品/作者的理解与感悟。
我只看完她对十二个女作家/画家的描述,黎戈像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一个犀利的采访者、一个细致的描述者,抓准了作家/画家的个人特点和作品的特点,深刻、有趣、外延很长、又极为凝练的写出来,让我惊叹于她知识的广博和对人对事的理解。
而黎戈读书的习惯,跟我有某些相似的共鸣“从一个兴趣点跳到另一个兴趣点,生发出一大片新天新地新问题”(这是【书】各自爱作为领读人对黎戈的点评,同时也是打动我翻开黎戈的书,去阅读的点睛之笔)。因此,我不仅买了《各自爱》的书(还没来得及读),也买了《静默有时,倾诉有时》送给朋友。
>>等一次记忆纠偏
对我来说,《瞻对》这本书,像打开一扇错过多年的历史之门,川藏历史、边疆关系,这些都是我未曾关注的领域。尤其,我把跟瞻对离着很近的大小金川,当做新疆领土多年,而乾隆打金川的历史,从地理方向上,记忆就南辕北辙了。
《瞻对》总共20万字,不长,我才刚看了几千字,就被地理知识的匮乏和那段历史的匮乏困住了,仍在原地打转。暂时收获一个边疆能臣“赵尔丰”治理川藏问题的知识点。这本书目测读起来会很慢很吃力,但突破一个未知领域,收获的喜悦肯定是翻倍的。
>>等一场再次相逢
【书】曾国藩家书(东皇) 是本场最大的惊喜和最大的宝藏。知道他擅长古文古诗,但真不知他写起文言文书信来,竟然信手拈来,几乎给全场人都送了一封漂亮的书信。期待下次活动的相逢与惊喜!
近期读过张宏杰《曾国藩传》,却仍不理解这个人,隐隐约约觉得他受儒家思想影响很重,忠君爱国实干,可能我对儒家道家的思想看得太少了,无法在高的层面理解,所以看曾的一生,我充满了疑惑。
领读人东皇推荐了唐浩明笔下的曾国藩,我准备找时间再来读一遍曾国藩,但这应该会在我读完老子和孔子的入门讲解之后。
>>等未来的尊者棒喝
竹子推荐的《禅说》,我手上也有一本。佛教思想,对我来说是盲区,想起佛教,我脑子里只有“寺院”“宝塔”“和尚”“尼姑”“西游记”。曾听过钱文忠讲的《心经》《金刚经》,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化科普内容,他讲的够好了,尽量通俗易懂,可听了两遍,我仍旧不开窍,一头包。
未来,也许在遇到某些事,看到某些话,会如尊者大吼一声,或佛祖举起一根手指,我就明白内涵深意,也许永远不会有那一天。“懂得”这件事,随缘吧。就像我活了四十多年,也不曾看过孔老学说,最近对老子的思想无比痴迷,抱着傅佩荣讲老子爱不释手,同时也在看蔡志忠《老子说:智者的低语》。
>>等促膝一聊摆渡人
【领读人分享】
“这一生,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荒原上行走,都在寻找自己的灵魂栖息地。”
“但愿我们都能成为迪伦,因为爱,所以勇敢,渡人,也自渡。”
“ 当然,我还想说的是:如果身处荒原的你暂时还没遇到那个指引你的人,要学会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与你心灵契合的那个摆渡人,也许就在不远处的等着你。”
二姐的随笔总是娓娓道来,直沁人心。关于《摆渡人》这本书,我不敢聊什么,因为看过的都忘记了,但关于“摆渡”这件事,我想跟她聊聊经历与看法。
一个人如何受困,如何脱困,如何在受困时安顿自己,如何脱困,是自救还是他救,勇气又来自哪里。面对别人的困境,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等遥远的基因共振
《额尔古纳河右岸》不像小说,倒更像一本人物传记,讲一个百岁老人,一个世纪的经历,一个民族的变迁,一段孤独的坚守。
万物生长,都会由兴到衰。当我们合上这本书,那些娓娓道来的往事,会生出铿锵的力量,像枯荷塘角落里绽放的一点绿意,是新生。
落梅的分享,让我这个跟作者迟子建一样来自边疆的人,从书里找回了家的感觉,也找回了基因的共振。
>>等下一次风平浪静时,等我不词穷,继续唠
《空灵》——一口闲钟:偷得浮生半日钟——读《空灵》有感
《小王子》——用心感受:说得着与说不着——读《小王子》有感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欠账
《世说新语》——欠账
《人间有味是清欢》——欠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