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丁华的自述,让我忽然有一种万语奔腾之感。
他说,他对古建筑有种近乎偏执的爱,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都是对古建筑的倾慕之情,一砖一瓦在他的笔下都有生命,都有古意,我也被感染。
我想,我也是喜欢的,只是从来没有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对它们的爱。
任何事物,都是需要机缘的吧,写几个字表达出来,亦如是。
记得,有一年春节回乡,我想开车去30公里外的古镇,去看看家乡的古建筑,当时身边的亲朋好友说,那里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是一些破破旧旧的老房子。
我不以为然,其实我没对他们说,我就是喜欢那些破旧的老建筑,那些有历史,有文化底蕴,让一个城市厚重起来的老建筑。
忽然觉得,是丁同学,让我意识到我自己的喜欢。
原来,我一直喜欢和去过的地方,都有这些老建筑,以前从来没觉得,我喜欢的是这些老建筑,只是单纯的喜欢,不知道原因,也没有理由。
就像喜欢一个人般,莫名的就想跋山,涉水,去到他身边,仿佛唯有来到此间,才能让灵魂安放; 好似只有走进,走近,才能触摸到一个城池的风声,和心跳。
想想我也是喜欢历史的,所以才更喜欢这些历经磨难的老建筑,还好有一些还屹立在华夏的大地上。
以前去江南,莫名的喜欢去古镇,虽然大部分人都觉得,没什么好看,但那些长的看似差不多的古镇,却又有很多不同,喜欢走在空荡荡的古巷里,周围一个人也没有,风吹来,好似有前世的气息,楼上的酒旗招展着,让人恍惚,今夕是何年?
就像丁同学所说的,不必说琼楼玉宇,京都宫阙,虽然那些我也喜欢,但那种大美,还是不及我心中的一方小小的旧庭院。因为那些高墙后院,是大户人家,是皇亲国戚,离普通人很远。
我更喜欢散落在各处的民居,那里才更有人情味,更有人间烟火味。哪怕烟花冷,旧房子里草木深,只剩下断壁残垣,我也会喜欢,喜欢那种落拓的美。
因为喜欢,我去过江南的大部分古镇,它们每一个呈现出来的,都是我喜欢的样子,粉墙黛瓦,飞檐,雕花,亭台,楼阁,水榭,无一不是古人的智慧。
去看过皖南的徽派建筑,与江南有异曲同共之妙,很多的相似,又有些不同,可能跟当时徽商去江南经商有关。徽派建筑有江南的风格,也有自己的风格,马头墙便是徽派建筑与江南建筑最大的区别。
婺源的粉墙,黛瓦,马头墙,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现在被划分在江西,在唐朝时期属于歙州,歙州为当时安徽徽州古称。好像就婺源这个归属地,两省之间争过好长一段时间。
去徽州,在西递古村落的那晚,我住在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老房里,那里的光阴是旧的,站在天井院里看星空,恍若几百年光阴浩荡而过。
喜欢那样古朴的老,和落旧之感,像一幅水墨画,像一首旧唐诗,像一个人的人到暮年,都老了,都旧了,却有着迷人的气息。
走的远一点,还去看了丽江古城,大理白族古城,这些地方都是走马观花,没有安静下来停停走走,大多也就是拍拍照片,留个念。
后来,去了岭南,看到岭南建筑,虽然历史没有江南那么厚重,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不管它们以何面目留存尘世,想来我都是喜欢它们的,一直默默地喜欢。
我最终喜欢的还是那些人,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的人,经过时间打磨,让一座建筑,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在历史的洗礼中,依然熠熠生辉的存在着。要感谢后来的人,为保留,修缮这些建筑,而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也感谢丁同学,让我在这个怡人的秋天,写下对这些老建筑的喜欢。
------宛儿。秋天。百花深处